《幻境》破圈:华为音乐用科技让非遗音乐走进日常

现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,传统艺术慢慢被边缘化,非遗音乐也得卸下 “古老”“小众” 的包袱,想办法融入普通人的日常。与此同时,听众对音乐的期待也变了,不只是单纯 “听见”,更想 “沉浸式感受”,音频平台也得搭建起传统和当下的沟通桥梁。11 月 6 日,华为音乐和中国唱片集团一起官宣了非遗试音专辑《幻境》,用 “文化加上科技” 的创新方式,给大家带来了答案。

《幻境》专辑把 “真实感、澎湃感、沉浸感” 当成核心目标,让顶尖艺术家的演绎和现代制作技术相互融合,打造出跨越古今的听觉体验。专辑集齐了一众国乐大咖:古琴演奏家赵晓霞、阮咸演奏家冯满天、二胡演奏家马向华、古筝演奏家苏畅,每一位都是行业里的顶尖人物。

制作团队也毫不逊色,作曲由作曲家刘思军带队,后期工程师包括庞岩、江松松等人,他们都参与过奥运会、央视晚会、院线电影的音频制作,实力过硬。这些人一起发力,给非遗音乐注入了满满的现代活力。

技术沟通会现场提前曝光了三首试音曲,把专辑的听感突破展现得淋漓尽致。马向华演奏的《炫》以二胡为核心,还融合了其他多种乐器,构建出层次饱满的澎湃声场。其中中国大鼓的低频能下潜到 20Hz 左右,SubBass 音色覆盖 10Hz~40Hz,二胡和金属感电音强烈碰撞,带来极具史诗感的听觉震撼。

冯满天的《曙光》,把阮咸圆润的音色发挥到了极致,极弱的乐句融入寂静之中,营造出深邃的空间感,听众仿佛真的置身 “声音的日出” 里,沉浸感直接拉满。赵晓霞带来的神秘作品更有意思,是一场跨越三千年的对话,古琴的触弦细节和实验电子乐的律动相互交织,传递出 “古今共振” 的独特意境。

这张专辑还和华为 FreeBuds Pro5 悦彰耳机做了深度适配,只要搭配鸿蒙 5 及以上系统的华为音乐,开启超高清音频或者空间音频功能,听感体验就能再上一个台阶,非遗音乐的细节和张力都能被彻底释放出来。

《幻境》的出现并不是偶然,而是华为音乐和中国唱片集团长期在非遗领域深耕的必然结果。中国唱片集团是 “中华老字号”,收藏了海量珍贵的民族音乐母带,一直坚持 “弘扬民族文化,推动艺术创新” 的使命。

华为音乐推出的 “非遗寻音计划”,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 16 项中国音乐类非遗项目做了系统性梳理,还借助超高清音频和空间音频技术,给非遗音乐赋予了当代表达形式。在华为音乐的 “音乐厅” 版块里,收录了大量宝贵的民乐作品,构建起完整的非遗传承生态,《幻境》就是这个生态结出的硕果。

《幻境》专辑用 “古乐器 + 现代技术 + 国际化传播” 的创新模式,给非遗传承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实践样本。它把百年音源变成了可流通、可再创的 “数字资产”,让非遗音乐不用再依赖线下场景,在通勤、睡前这些日常场景里就能触达更多人,实现了从 “小众欣赏” 到 “大众共享” 的跨越。

据悉,《幻境》专辑将于11月底在华为音乐正式上线。对音乐发烧友来说,这是一张测试设备的好专辑;对普通听众而言,它也可以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慰藉,无论是在通勤路上听《曙光》感受片刻宁静,还是在《炫》的澎湃节奏中感受民族乐器的现代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