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恋情耽误的她,靠综艺治好了她的抑郁症

那段“为爱妥协”的日子里连快乐都要小心翼翼​

2017 年,马思纯和欧豪的恋情曝光,像一场突如其来的 “偶像剧”。那时的她刚凭《七月与安生》拿下金马奖,事业正处于上升期,却甘愿把重心偏向爱情 —— 为了贴合对方喜欢的 “纤瘦型”,她疯狂节食,168cm 的身高瘦到 80 斤,脸颊凹陷得连化妆师都要多打两斤粉底;为了迁就对方的行程,推掉了张艺谋电影的邀约;甚至在公开场合,连说话都要斟酌再三,怕自己的 “直性子” 给对方惹麻烦。​

可这段看似甜蜜的关系,却藏着无数委屈。有媒体拍到她深夜独自在街头哭,第二天还要强撑着笑脸出席活动;有粉丝发现她社交平台的动态越来越压抑,从 “今天很开心” 变成 “希望明天好一点”;直到 2018 年两人官宣分手,马思纯的状态彻底垮了 —— 她把自己关在房间里,窗帘拉得严严实实,有时一天只吃一口饭,医生诊断为 “中度抑郁症”,开的药装满了整个抽屉。​后来她在访谈里坦诚:“那段时间觉得自己像个附属品,丢了自己,也没留住爱情。” 为爱妥协的日子里,她把所有情绪都压在心底,却忘了,好的爱情从不需要一方拼命委屈自己。​

在真实里找回笑容​

真正让马思纯慢慢好起来的,是一档档充满烟火气的综艺。​2020 年,她加盟《向往的生活》,初到时还是怯生生的样子,不敢主动说话,干活时也总是小心翼翼。可在黄磊、何炅的温柔包容下,在农场的慢节奏里,她渐渐松开了紧绷的神经 —— 跟着彭昱畅去摘玉米,累得满头大汗却笑得像个孩子;和张子枫窝在沙发上聊电影,说起喜欢的角色时眼睛发亮;甚至敢在镜头前吐槽自己 “以前太傻,总为别人活”。​

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第一次做饭的场景。笨拙地切着土豆,油溅到手上也没喊疼,反而笑着说 “原来做饭这么有意思”。当黄磊尝了一口她做的土豆丝,夸了句 “好吃” 时,马思纯的眼眶瞬间红了 —— 很久没人这样直白地肯定她,不是因为 “马思纯” 这个名字,只是因为她做的一道菜。​后来她又陆续参加了《乘风破浪的姐姐》《再见爱人》等综艺。在《浪姐》里,她顶着 “肢体不协调” 的压力学跳舞,哪怕练到膝盖淤青,也坚持完成表演,下台时观众的掌声让她第一次觉得 “为自己努力真好”;在《再见爱人》里,她作为观察嘉宾,看着别人的情感故事,也慢慢理清了自己的过往,对着镜头说:“现在才懂,爱自己比爱别人更重要。”​

这些综艺没有华丽的剧本,只有真实的互动和真诚的交流,却像一束束光,照进了马思纯封闭的世界。她在节目里笑过、哭过、吐槽过,也慢慢找回了丢失的自己 —— 那个敢说敢笑、热爱生活的马思纯。

黑暗中寻找光亮

抑郁症不是矫情,也不是脆弱,而是一场心灵的感冒。马思纯曾在采访中坦诚地分享自己的经历:“那种感觉就像被困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,明明知道门在哪里,就是没有力气走过去。”幸运的是,她没有放弃寻找出路。在专业医生的治疗和亲友的陪伴下,马思纯一步步走向康复。而参与《花儿与少年》这档综艺,成为了她疗愈过程中的重要一环。旅途中找回自己《花儿与少年》中的长途旅行,对马思纯来说更像是一次心灵疗愈。在壮阔的自然景观中,她重新感受到了世界的广阔;在与同伴们的相处中,她找回了与人交往的快乐。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能越来越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