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的收视女王到现在只接短剧,她经历了什么

当年的她,一部剧就能承包整个暑假​

现在提起舒畅,年轻观众可能有点陌生,但在 80 后、90 后的记忆里,她曾是 “童年女神” 的代名词,是真正靠作品说话的收视女王。​15岁时,她在《孝庄秘史》里演董鄂妃,哭戏感染力强到让观众跟着抹眼泪,连宁静都夸她 “小小年纪眼里全是戏”。18 岁主演的《宝莲灯》更是创下年度收视纪录,街头巷尾都在讨论她演的小玉,那部剧重播了十几年,至今还是不少人的童年回忆。最绝的是《天龙八部》里的天山童姥,她从 9 岁演到 96 岁,眼神、神态、动作切换自如,硬是把一个反派角色演得让人又爱又恨,成为教科书级别的表演范本。

巅峰时期的舒畅,是张纪中的御用小花旦,《鹿鼎记》《精卫填海》等大制作拿到手软,片酬早已是几百万起步。那时的她,不用争流量、不用炒话题,单靠 “舒畅主演” 这四个字,就能让剧集预定爆款。谁也没想到,这样一位手握王炸牌的演员,后来会走到 “无戏可拍” 的地步。

直播带货开辟新天地

在演艺事业陷入低谷时,舒畅并没有坐以待毙。2018年,直播带货兴起,她果断跨界成为一名带货主播。 凭借在演艺圈积累的人气和演技,她的直播间人气爆棚。

她曾在直播间穿戏服重现“傻妞”、“小玉”等经典角色,一句“记忆手机,变——”瞬间勾起观众的回忆杀,单场观看人数超200万。最成功时,她创造了单场销售额破亿的业绩,成为抖音带货顶流。但直播带货也并非一帆风顺。她遭遇了选品问题,口碑受到影响,还曾面临不粘锅直播翻车等争议。面对质疑,她淡然回应:“有问题就退,我不怕麻烦。”

满足比风光更重要​

在短剧圈,舒畅算得上 “天花板” 级别的演员。​业内爆料,普通短剧演员日薪也就 3000 到 5000 元,知名一点的 1 万左右,而舒畅能拿到 2 万一天,这已经是短剧演员里的顶级待遇了。但对比她巅峰时期一部戏几百万的片酬,还是差了一大截。可她自己看得很开,采访时笑着说:“能再次在荧幕前表演,哪怕是短剧,我也很满足。”​

她对短剧不是敷衍了事。工作人员透露,她接剧本很挑,不是什么戏都演,拍摄时依然保持着高要求。有次拍《逃不出的舞会》,一场哭戏她拍了三遍,不是不满意,而是觉得 “情绪还能更细腻”。这种对表演的敬畏,让她的短剧作品收获了不少好评,《后宫锦绣传》上线后,很多老粉留言:“还是当年那个有灵气的舒畅,只是换了个舞台。”​现在的她,15天就能拍一部短剧,虽然忙碌,但过得很踏实。没有了长剧片场的勾心斗角,不用再应付复杂的资本关系,她反而能更专注于表演本身。有人问她会不会遗憾,她摇摇头:“能靠喜欢的事吃饭,就已经很幸运了。”

从顶流童星到短剧演员,舒畅的转变或许令人唏嘘,但更让人看到她直面现实的勇气和智慧。在这个速食时代,能沉住气打磨演技的艺人,不会被时代抛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