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少团:明星的“照妖镜”,这一季照出了什么?

如果说有一档节目能剥去明星光环,将他们置于极端环境下,考验其最本真的人性与情商,那无疑就是《花儿与少年》。“花少团”三个字,早已超越一个旅行团的名字,它成为了一面行走的“照妖镜”,在异国他乡的舟车劳顿、经费限制与团队协作中,照出每个人最真实的性格底色。

那英

五十多岁的那英是团里的 “活人感担当”,这面镜子照出她 “嘴硬心软” 的底色。分工时她急吼吼拍板,看似强势却总在众人客套时打破僵局:“别都说‘我都行’了,有想法就说出来”;自己肠胃炎拉肚子,反倒担心拖后腿,看到马思纯情绪低落时比本人还着急。她的 “情绪不稳定” 从不是麻烦,而是团队的 “温度调节器”—— 分享旧事时秒红的眼眶,主动预支零花钱帮李沁买丝巾的爽快,让 “江湖大姐头” 的外壳下藏着柔软的共情力。​

陈数

陈数的优雅在镜头下成了 “照妖镜” 的重点观察对象。从名牌手包里小心取出现金、用指尖递出避免接触的细节,到每天提前一小时化妆、哪怕团队等 15 分钟也要涂完口红的坚持,她把 “精致” 刻进了每一个动作。

马思纯

马思纯的性格在照妖镜下完成了最动人的蜕变。初登场时,她因服用抗抑郁药而满是内耗:做事纠结,说话怕得罪人,提前交代 “睡眠不够会影响状态”,像只小心翼翼的惊弓之鸟。看到美景落泪是常态,分房时总把选择权让给别人,连坐地上吃东西都要顾虑形象。​

龚俊

龚俊的性格在 “突发状况” 中被照得最清晰。首站当导游就遭遇行李超重、时间紧迫的危机,他没抱怨一句,反而规划得井井有条;张晚意当导游时早起太早惹众怨,他淡定安慰 “没事明天我算时间”;自己丢护照后第一反应是分工处理,而非陷入慌乱。​

李沁

李沁的性格藏在 “碳水爱好者” 的标签背后。当导游时放弃密集打卡,主打 “走累了就歇” 的松弛路线,被张晚意开玩笑 “不称职” 也丝毫不慌;街头散步时别人急着赶行程,她能靠墙站定从容看景,呼吸都保持均匀。​

张晚意​

张晚意的性格在 “反差” 中显影。作为年轻演员,他没有抢镜冲动,反而自带 “钝感力”:晕车时默默忍过,从不大声抱怨;马思纯购物买贵了自责,他直接捂耳 “隔绝负面信息”,用冷幽默化解尴尬。​

张雅琪

作为素人转型的新人,张雅琪在照妖镜下暴露了最真实的局促。想打造 “真实直率” 人设,却在不能吃辣时附和火锅提议,被弄洒水杯表面说 “没事” 却瞬间变脸;分房时想要海景房,却假意选普通房强装开心。她模仿其他成员的言行举止,站在队伍边缘攥着衣角的模样,藏不住 “怕被讨厌” 的焦虑。


这与第六季中周雨彤的迷惑行为产生了鲜明对比。有天早上,金晨还在睡觉,周雨彤在房间里打电话,把金晨吵醒了。节目的房间里有镜头,金晨去洗澡的时候关了门,周雨彤非得打开洗澡间的门跟金晨说话,差点害金晨走光。真人秀最容易看清一个人,只能说周雨彤这次想翻身难了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