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繁花》编剧秦雯私下吐槽陈道明“装洋气”,被批忘恩负义

最近娱乐圈又掀起一场风波,《繁花》编剧秦雯被曝在私下讨论中吐槽老戏骨陈道明,引发网友热议。这事儿说来话长,还得从另一位编剧古二公布的《编剧会议纪要》说起。

古二在爆料中提到,王家卫导演原本有意邀请陈道明参演《繁花》,但作为编剧的秦雯却屡次“婉拒”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在讨论内娱哪位男演员“最有墨水”时,秦雯直言:“我不认为是陈老师(陈道明)”,还评价陈道明“很努力把自己拗得很洋气的一个人”。

随着事件持续发酵,网友们还挖出了更多细节。据说秦雯在聊天中爆料,陈道明会推荐一些高深的书籍,但自己其实并没看过;还评价陈道明现在处于“封闭”状态,难以接受新事物,喜欢被吹捧。这些私下言论被曝光后,立即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。

最让网友感到不解的是,陈道明可以说是秦雯的“伯乐”。秦雯的入行作品《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》正是由陈道明监制并主演的,秦雯曾多次公开称呼陈道明为“校长”。如今这番“背刺”行为,让不少网友直呼“忘恩负义”。

随着事件持续升温,秦雯的社交媒体评论区已经“沦陷”。有网友留言:“陈道明做错了什么?错在不该提拔新人吗?”更有人翻出秦雯在讨论时提到“他们都北方的”这句话,质疑其存在地域歧视的倾向。

与此同时,秦雯此前涉及的《繁花》编剧署名风波也被重新提及。据悉,《繁花》的编剧团队前前后后有6人参与,但秦雯曾试图争取唯一编剧署名。这一行为与当年陈道明主动提携新人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,让人不禁感叹业内人情冷暖的变化。

事件的影响正在持续扩大。有消息称,由秦雯编剧、唐嫣主演的新剧《独身女人》已经开始遭到部分网友抵制。更有人重新审视秦雯的代表作《我的前半生》,质疑其作品三观问题。

这场风波让我们看到娱乐圈光鲜亮丽背后的另一面。在这个名利场中,“见人说人话”似乎已成常态,但知恩图报始终是做人的基本底线。一个成熟的行业环境,需要的是互相尊重、提携后辈的良好风气。

作为观众,我们也许该对明星光环进行“祛魅”,更理性地看待作品与人的关系。同时,业内人士也该反思:是继续搞小圈子、背后议论,还是提升格局、专注创作?这关系到整个行业能否健康发展。

说到底,作品才是最好的证明。无论是编剧还是演员,最终要靠实力说话。希望这场风波能给业内带来一些思考,让更多人回归创作初心,用优秀的作品赢得观众的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