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智贤方回应中国代言风波:否认被撤仅延期,仍未就争议事件致歉
- 热点资讯
- 2天前
- 11热度
最近韩剧《暴风圈》可是捅了马蜂窝。这部剧不仅在中国引发强烈抵制,还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不小的波澜。主演全智贤更是被推上风口浪尖,好几天挂在热搜上下不来。
剧情触碰底线,引发多国观众反感
说起来,《暴风圈》这次确实做得太过分了。剧中居然把其他国家的国旗当作地毯踩踏,还硬给中国人扣上“好战”的帽子。这种明目张胆的抹黑行为,任谁都看不下去。不少观众反映,看到这些情节时简直被恶心到了,这种无下限的操作实在令人不齿。
更让人无语的是,这部剧不光针对中国,还暗戳戳地污名化其他国家。这下可好,一下子惹恼了多个国家的观众,一场跨国抵制行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。
品牌方迅速切割,商业价值受重创
眼看着舆论愈演愈烈,与全智贤合作的品牌方也坐不住了。这几天,不少品牌纷纷撤下她的代言广告,官网上已经查不到相关链接。这一波操作,可以说是网友抵制行动取得的重要成果。
有业内人士估算,这次风波给全智贤带来的经济损失可能超过2亿。虽说她是国际巨星,收入不菲,但这么大一笔钱也不是小数目。更重要的是,商业信誉的损失可能远比经济损失影响更深远。
回应避重就轻,危机处理引质疑
面对如此严重的舆论危机,全智贤和剧方的反应却让人大跌眼镜。先是装死不回应,任由事态发展。后来顶不住压力,干脆把社交媒体的评论区一关了之。这种“鸵鸟式”的危机处理方式,不仅没能平息众怒,反而让事情越闹越大。
直到9月23日,经纪公司才出面回应,称广告被撤是“不实消息”,只是“延期”而非“取消”。但这种避重就轻的说法,显然难以让人信服。明眼人都看得出来,要不是感受到压力,他们根本不会出面回应。
风波背后的思考
这件事也给品牌方提了个醒:请外国明星代言确实存在风险。一旦出现类似的文化冲突或政治争议,品牌形象很可能会受到牵连。说不定经过这次教训,更多品牌会转而考虑本土艺人,这对国内演艺圈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。
不过话说回来,观众们的眼睛是雪亮的。好的作品自然会受到欢迎,但要是打着艺术的旗号夹带私货,观众也不会买账。《暴风圈》这次算是栽了个大跟头,希望以后的作品能引以为戒吧。
目前看来,这场风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。全智贤和剧方是否会正式道歉,我们拭目以待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观众们用行动证明了一个道理:艺术创作可以有国界,但尊重绝对不能缺席。